要強化品質立牌,用精湛的工藝、過硬的質量增強新時代中國品牌的底氣。市場競爭,品質為先。品質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石,是品牌發展建設的根本。北宋時期的針鋪廣告,印著“認門前白兔兒為記”“收買上等鋼條,造功夫細針”。千百年來,正是過硬的品質造就了一批中國品牌的百年老店、老字號,至今仍是消費者的信賴品牌、購物首選。發揚工匠精神,打造國貨精品,是中國品牌邁向國際產業鏈中高端的必然選擇。
要強化科技創牌,用領先的技術擦亮新時代中國品牌的底色。5年來,我國創新指數世界排名已提高13位??萍际菦Q定企業發展和品牌塑造的遙控器。追求創新,要有前瞻的視野,爭做“下一個”,不做“另一個”;要有爭先的勇氣,“不創新不行,創新慢了也不行”。品牌創新,既要瞄準前沿領域、關鍵部件、核心技術,也要抓住重點環節、專注局部細節;既要以開創性、引領性、顛覆性的科技謀求突破,也要加快管理創新、業態創新、模式創新;既要在科技轉化中棋高一著、先人一步,又要在市場營銷中聚攏用戶、服務用戶。
要強化文化興牌,用豐富的文化內涵筑牢新時代中國品牌的底蘊。文化是品牌的靈魂,品牌是文化的載體。賦予品牌深厚的底蘊和豐厚的文化內涵,品牌才能擁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恒久的魅力。京東通過網購大數據發現,隨著消費轉型升級,價格已非消費者首選,品牌的知名度、美譽度更受關注。酒香也怕巷子深,如何為品牌注入文化,用文化提升品牌,也是品牌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。對企業來說,既要樹立市場口碑,也要講好品牌故事,讓更多用戶對品牌產生文化認同,共同參與品牌的塑造提升。
市場經濟就是品牌經濟,高質量發展呼喚高質量品牌。中國制造只有牢固樹立品牌意識,不斷提升豐富品牌的品質、創新、文化含量,才能實現發展質量的提高和躍升。